2025年城市交通规划年会即将于8月15—16日在广州市召开,论文集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审中。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今年投稿数据的变化和新趋势。
风里雨里,投稿系统里等着你
2025年,共有320篇投稿,录用218篇,其中23篇被评为宣讲论文。录用率68%,是近5年最高值。
有61篇文章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等的资助项目,项目的数量和多样性有大幅提升。
城市PK,谁与争锋
稿件来源地区分布于36个城市,地区的多样性不断提升。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仍牢牢占据投稿量的领先地位,排名前10位的城市覆盖了80.6%的稿源。
按地区划分,华东地区投稿量最高,但是较往年有所下降。华北地区京津两地贡献近1/4投稿量。东北地区投稿城市和投稿量均略有增长。

投稿量最高的15个机构涵盖了55.5%的被录用稿件和43.5%的宣讲论文,在行业内的引领地位显著。去年排名前三位的机构依然蝉联三甲。东北地区两所规划设计机构上榜。

在23篇宣讲论文中,20篇来自规划设计咨询机构,3篇来自高校。
作者扫描,其实我想更懂你
论文的作者数量方面,独作和多人合作投稿量平分秋色,多人合作的录用率更胜一筹。

全部投稿作者中,男性占64%,女性从业者的比例在缓步上升。宣讲论文中男女比为1:1;单看第一作者,女性为12人。
对第一作者的学历进行统计,硕士学历始终是投稿的绝对主力,博士学历占比较上一年略有提高。硕士、博士作者的录用率均为70%,博士宣讲论文比例比硕士高出1个百分点。
高频词汇,透视行业前沿动态
今年的投稿划分了10个板块,其中“城市更新与交通协同治理”投稿量最大,凸显了近几年对交通治理领域的关注。其次,“交通新业态与新质生产力”是近两年新产生的热点研究方向,体现了传统交通规划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工业制造等领域新技术的紧密结合和丰富的可能性。

关注论文标题中出现的热门词汇,规划、都市圈、轨道、停车、治理是今年的研究热点,其中“都市圈”从去年的第24位直冲至第2位;停车、电动自行车、评估、布局、城市更新、存量也较上一年更受关注;而综合交通、地铁、绿色、公共交通、大数据的出现频率则显著下降,街道和双碳未出现在今年的题目中。
今年新增的关键词包括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寒地、综合体,体现了最新的研究趋势以及特色化的研究内容。

热门研究城市中,北京、武汉稳居第一梯队,重庆、广州、天津、上海位列第二梯队,烟台、长春、哈尔滨是今年新上榜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