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承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主持人:李健|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副教授
嘉宾合影
2021年9月29日,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专题会议二十“活力交通与空间营造——线上交通专场(青年托举)”顺利召开,近200人在线观看了会议直播。
活力交通是健康、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也是推进可持续城市交通规划的关键。后疫情时期城市出行向个体机动化方式转移的背景下,结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家的双碳目标,如何通过空间品质的营造促进更加可持续的交通出行行为,已经在国际和国内受到重点关注。
本次会议邀请了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6位青年嘉宾,以及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与同济大学的3位专家,交流分享他们对活力交通与空间营造的看法与建议。
基于高斯机会累积法的武汉空间发展机会可达性评价
张永雄|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张永雄作了题为《基于高斯机会累积法的武汉空间发展机会可达性评价》的学术报告。可达性可以反映城市交通网络的总体性能,也能反映城市居民所能获得的空间资源,是城市规划很重要的一个技术参照指标。
该报告以空间发展机会来衡量城市居民所能获得的综合空间资源,并引入高斯函数作为机会累积法的距离衰减函数,采用武汉主城区联通手机信令数据表征空间发展机会,通过腾讯地图API接口获取出行时间成本矩阵,分别测算了步行、自行车、小汽车三种交通方式下武汉主城区各空间单元的空间发展机会可达性及其差异,能较好地揭示不同空间单元的居民对于城市整体空间资源的可获得程度。
结果显示:三种交通方式下的可达性整体上都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的趋势;小汽车的可达性相对于步行和自行车有很大优势;空间区位是小汽车可达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空间区位、自然阻隔及自身发展机会指数均是步行和自行车可达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武汉市主城区交通仍是以机动车视角为主,步行环境以及自行车骑行环境友好度不足。
基于TOD模式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建成环境评价——以重庆市观音桥站为例
付雷雨|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付雷雨作了题为《基于TOD模式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建成环境评价——以重庆市观音桥站为例》的学术报告。TOD模式是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多元化,形成绿色交通主导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也由过去的粗放式扩张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TOD模式成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中心商业区作为大城市中开发强度极高,人口大量集聚,交通构成复杂的重点地区,整体建设发展在时间尺度上先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车站所在地区往往缺乏与之配套的预留空间,导致当前轨道交通车站地区发展受限,难以进一步推动其后续的高质量发展。
该报告基于 GIS系统的评价工具,以重庆市观音桥车站地区为例,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影响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TOD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可视化与数量化的方式分析得出车站地区的综合发展结果,总结出观音桥商圈的建成环境特征及其建成环境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适于当前TOD模式发展的土地与交通发展优化建议,并以此作为重庆市其他车站规划建设与改善提升的经验参考。
基于城市物质空间特征的慢行系统构建路径探索
刘鹏|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刘鹏作了题为《基于城市物质空间特征的慢行系统构建路径探索》的学术报告。随着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城市空间发展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慢行系统作为人最基本的出行空间,其实践路径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慢行系统规划实践主要存在过度关注人的出行需求而忽略城市物质空间特征导致慢行系统规划实践成效较差的问题。
基于此,该报告从构建“车流围栏”、识别街道空间慢行舒适度和便利度、街道空间结构三个层面挖掘城市物质空间特征,并结合研究区范围现有的生态环境要素构建了基于城市物质空间特征的慢行系统,丰富了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实践的路径。
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地下步行系统开发研究——国际实践与上海探索
王欣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王欣宜作了题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地下步行系统开发研究——国际实践与上海探索》的学术报告。城市轨道交通站域的地下步行系统为微观层面实现TOD开发策略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众多大城市开始关注重点区域地下步行系统或地下街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该报告选取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步行系统空间构成模式进行分析,一是以蒙特利尔、多伦多为例的中心高密度、全域中低密度的北美城市市中心“地下城”;二是以大阪为例的全域高密度东亚城市,以轨道车站为核心的“地下街区”,分别从其空间格局、功能导向、政策激励、管理机制、多主体参与以及站城融合等层面分析开发特色,总结先进经验。同时基于上海的探索,总结得出我国城市在地下步行系统开发的功能混合、土地调配、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优势,期望促进国内相关规划设计准则与治理框架的制定,服务于轨道交通车站片区高质量发展。
学区制下促进小学生独立通学的出行模式建构
王天奇|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王天奇作了题为《学区制下促进小学生独立通学的出行模式建构》的学术报告。当前,城市物质环境对儿童机动能力独立性培养的缺失,使儿童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缺少环境提供的成长经验。其中,通学空间作为承载学龄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已成为相关问题的集中反映区。
该报告以呼和浩特市西部片区14所小学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学区制管理模式入手,借助百度地图开放平台提供的轻量级路线规划服务,了解各小学在其所属学区范围内的服务覆盖能力,获得出行时耗分析结果。其次,从中选取4所小学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多方视角了解小学生通学行为特征,探讨多语境下家长及学生对独立通学出行的意愿需求。最终发现,出行捆绑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正为独立通学观念的发展提供契机。在独立通学决策的推行上,关键在于鼓励家长摆脱“社会纽带”的影响,建立集体监护机制;而在具体执行上,其关键在于多方主体的有效参与以及城市空间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对此,该报告结合各学区服务覆盖度分析结果,提出以“步行校车”为主的独立通学方案。在兼顾多方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小学生通学路径信息重新制定各学区通学路线及方式,以此解决由传统通学行为引发的城市问题。
基于情景模拟的通勤骑行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
米名璇|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米名璇作了题为《基于情景模拟的通勤骑行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的学术报告。随着绿色出行的观念深入人心,共享经济概念迅速发展,城市中骑行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城市骑行环境建设发展未能与单车出行量的迅速增长相适应,城市骑行环境亟需合理的评价及优化。
为客观科学地对骑行环境进行评价与改善,该报告基于叙述性偏好法设计了情景模拟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于调查数据,运用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通勤者的骑行偏好,并进行骑行环境的分析评价与改善提议。
该报告以通勤骑行者为调研对象、成都市桐梓林片区为调研区域,考虑通勤者选择出的高重视度环境要素,对骑行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桐梓林片区的骑行环境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分级改善措施,成都市桐梓林片区的骑行环境重点在于提升骑行环境的安全度和舒适度,自行车道类型和绿荫遮蔽情况作为一级优先改造项,应作为桐梓林片区改善骑行环境的首要任务。这种考虑了效用等级的分级改造方式对促进骑行环境的改善更加经济有效。
专家点评
石飞|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石飞对《基于高斯机会累积法的武汉空间发展机会可达性评价》《学区制下促进小学生独立通学的出行模式建构》两篇报告进行点评。他提出《基于高斯机会累积法的武汉空间发展机会可达性评价》在学科背景、规划以及社会属性上进行了深刻讨论,该文章所用的API数据对可达性研究大有裨益。
他强调后续需明确标题中的空间发展的定义,同时在对出行方式的讨论中应引入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还可以进一步考虑弱势群体、公平性等方面。在对《学区制下促进小学生独立通学的出行模式建构》报告的讨论中,他认为该文讨论了如何让城市对儿童更友好,工作内容扎实。他建议后续可以参考其他地方案例,同时考虑为儿童独立通学开辟专用道的可行性。
严海| 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城市交通学院
严海对《基于TOD模式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建成环境评价——以重庆市观音桥站为例》《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地下步行系统开发研究——国际实践与上海探索》两篇报告进行点评。她认为《基于TOD模式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建成环境评价——以重庆市观音桥站为例》提出的技术方法可行,且选题案例具有代表性。在论文后续改进中,
她建议应在案例分析时加入如何提高出行效率等目标,分析通过TOD带动的模式提升物业价值的方法,分析具有重庆特色的指标。在《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地下步行系统开发研究——国际实践与上海探索》的讨论中,她认为该文章的国内外案例讨论细致,虹桥与五角场的案例分析具体考虑了自身特色,在后续改进中可以加入客流组成、覆盖范围的分析,更多关注出行者的特征。
惠英|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惠英对《基于城市物质空间特征的慢行系统构建路径探索》与《基于情景模拟的通勤骑行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两篇报告进行点评。她提出既要见“数”,又要见“物”,更要见“人”。她强调目前在提高空间品质上缺乏从交通角度出发的基础理论,且缺少面向街道、品质出行的分析评价工具。
她认为《基于城市物质空间特征的慢行系统构建路径探索》在供给策略上的讨论体现了地方特色,在评价体系上进行了一定探索。在后续改进中,“车流围栏”的界定和识别需要更实际,评价方案和前文的联系应更紧密。在《基于情景模拟的通勤骑行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的讨论中,她认为该文章论文思路严谨,但应在论文中提及调查时间并考虑调查方式能否进一步改善,要素选择时考虑将机动车车速、非机动车流量等因素纳入讨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