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年会速递| 活力交通与综合治理专题会议要点集锦

  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承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主持人:赵一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

 

  专题会场

 

  为演讲人颁发证书

   

  主持人| 赵一新院长

 

      李星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打造活力宜居轨道之城的成都探索与实践

  李星作了题为《打造活力宜居轨道之城的成都探索与实践》的学术报告,聚焦处理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与人两对关系,从轨道交通引领发展、轨道交通改变生活、轨道交通彰显文化三方面展开交流。

  围绕轨道交通引领发展,考虑到轨道交通是关乎城市未来发展的百年工程、是改变城市区位条件的牵引工程,重点要调整优化轨道交通线网布局,以适应特大城市空间格局、支撑城市中心能级提升、促进产业功能区高质发展;同时,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维护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强调以TOD全生命周期打造为路径,通过策划、规划、设计、运营一体化,实现轨道交通外部效益内部化。

  围绕轨道交通改变生活,以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打通轨道交通接驳瓶颈、植入生活服务功能和商业功能、营造活力开放空间,为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营造更具幸福感的社区生活。

  围绕轨道交通彰显文化,通过确定线路车站文化主题、制定轨道交通文化艺术导则,使天府文化在轨道交通空间得以充分展示,打造形成“地下流动文化博物馆”。

  他强调,轨道交通是破解大城市病的利口良药,是影响城市发展、改变市民生活的百年工程,一定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从民生的角度去思考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打造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活力宜居的轨道之城。

 

      陈海伟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塑造品质交通,提升空间活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交通设计指引与应用

  陈海伟作了题为《塑造品质交通,提升空间活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交通设计指引与应用》的学术报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区是发挥交通集散功能、实现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用地开发、推进绿色出行的重要地区,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和景观环境的空间载体。

  为落实“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建设要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该报告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空间不调、秩序混乱、换乘低效、环境不佳、体验较差等社会公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在传统交通设计模式中融入规划、市政、景观、建筑等多专业元素,从理念、方法、技术、功能四个层面进行引导,构建了“定类型、立标准、谋布局、优功能、精要素”五层次规划设计体系,形成包含4大模块和20项要素的交通设计指引,并应用于广州地铁八号线同福西路站周边交通提升项目中,有效解决了车站周边交通混乱和品质低下等问题,推动轨道车站周边各种交通方式和空间环境从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从技术研究转向法治文件,纳入2020年广州市地方标准制定并颁布实施,指导了20条地铁线路、300多个地铁车站周边的交通规划设计项目编制,有力推动了广州现状地铁站周边交通设施和空间环境升级改造,以及新建地铁站周边的交通规划设计,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推动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

 

      张攀

      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空间句法的厦门中山路历史片区公交站点布局研究

  张攀作了题为《基于空间句法的厦门中山路历史片区公交站点布局研究》的学术报告,从厦门市中山路历史片区的街道空间结构入手,比对了机动车交通量在整体空间系统与车行空间系统中的数据变化,分析了空间结构规律对公共汽车站布局的影响。通过实测调研数据和空间量化手段,验证了空间句法中模型参数和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原理 ,即空间对流量和车站布局的规律性影响。

  他指出,在城市历史片区的规划改造中,需要以空间的使用主体为原则,区分同一街道空间结构中的不同空间系统的规律。厦门中山路历史片区,其公共汽车线路和车站的组织布局虽然有效关联了城市机动车交通空间系统的规律,但忽略了对整体空间系统的有效回应,导致公共汽车线路和车站的分布关系与实际空间结构的内在规律脱节的问题。

  他强调,公共交通车站作为“步行”和“车行”两种通行模式转换的接口,其车站的分布选择不应仅考虑车行空间系统的空间规律,还应当对步行或非机动车通行的空间系统进行兼顾。他认为,厦门中山路历史片区的案例研究对我国城市历史片区的保护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在实际对历史片区的改造和更新过程当中,应当根据城市街道的空间使用主体,对同一空间结构的不同空间系统进行分别研究,准确认识空间结构中的不同规律,避免对空间规律未能做到全面有效回应的问题。最后他总结道,更新城市历史片区街道空间原有的物质实体固然重要,但更应抓住空间结构背后的深层次规律,遵循空间使用主体对城市生活环境和运行机制的认识,才能延续其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

 

      梁菁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缓行还是适行?再论有轨电车的适用性

  梁菁作了题为《缓行还是适行?再论有轨电车的适用性》的学术报告,从如何更有效适应我国城市发展需求的角度对有轨电车发展的理念目标、规范标准、适用情景、政策机制等提出建议和展望。她指出,有轨电车在快轨和常规公共交通系统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并且在成本、清洁排放、建设时效、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我国大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和中小城市骨干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有轨电车发展不仅仅是交通体系自身的问题,作为公交优先的重要体现方式,它的成败与否绝不是自身系统建设这么简单。借鉴国外经验可以看到,有轨电车已经变成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无车化、绿色交通和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有支撑作用,与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市结构、空间尺度、土地利用耦合。

  未来应跳出单一交通效率的角度,从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视角、从与“生活圈建构”为内核的新型城市结构更好地匹配耦合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有轨电车的作用和适用前景。对于大多数达不到地铁、轻轨发展条件的城市而言,科学引导有轨电车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熊瑶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老旧城区交通环境综合改善策略研究——以株洲市石峰区为例

  熊瑶作了题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老旧城区交通环境综合改善策略研究——以株洲市石峰区为例》的学术报告,针对老旧城区交通、环境实际情况,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结合三供一业老旧小区改造契机,以及部分社区、厂矿企业道路的社会化,以现状城市肌理为本底,提出了道路微改造、特色慢行、停车改善、环境提质的综合改善策略。

  她指出在当前城市面临政府债务缩紧的背景下,要探索花小钱办大事,小改造见大成效的综合治理改善方案。道路方面,遵循不大拆大建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条件灵活设置道路断面、道路坡度,强调通达性,而非统一的建设标准,不能通车也要优先保证慢行道连通。街巷系统重视交通微循环组织与交叉口精细化设计,以设计手段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

  慢行系统方面,通过新建游步道、空中廊道和提质现状步行道,联系重点慢行区域、节点,将规划的青山绿水斑块串联起来,构成独具匠心特色的慢行体系。停车倡导见缝插针、分散布局。

  同时从微街道、微空间着手进行微改造,通过景观修复植入街头文化,提升老城活力。在新的国土空间控制体系下,城市发展边界基本确定,未来城市有机更新将是持续治理工程。交通、街道环境是城市活动的基本载体,该部分的提质改善能够小改造见大成效,让市民有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是市民的基本需求,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探讨高效、可实施的改善措施意义重大!

 

      胡志赛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州市货运交通与物流融合适应性评估

  胡志赛作了题为《基于多源数据的广州市货运交通与物流融合适应性评估》的学术报告,结合国家省市对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目标,对广州市建成设施一体衔接,完善交通物流网络体系开展客观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利用重载货车出行、手机信令数据以及城市用地和交通设施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00个货运交通集聚区,并与交通物流设施开展空间与时间维度的评估。

  通过评估,广州货运交通集聚区位于现状非建设用地比例较高,占36%,物流交通经营活动空间有待优化引导;到达城市外围货运场站效率较低,特别是白云机场与南沙港口等主要货运枢纽时效性有待提升;货运集聚区覆盖61%的仓储用地,综合性公路物流园区建设仍有提升空间;5分钟内基本衔接高快货运通道,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快递网点500米范围覆盖常住人口达到82%。

  他强调,应依托公路场站、航运发展公铁联运、水铁联运,激发铁路货运潜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临空港产业园区建设,发挥航空临港物流高效优势。主城区内物流园有序腾挪,推动外围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南沙副中心与主城区联系的“三高三快”建设,增加番禺与南沙汽车产业联系货运通道。

 

      刘川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客运的价值认知和治理建议

  刘川作了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客运的价值认知和治理建议》的学术报告。刘川认为农村客运是一个服务非常低效、运营极其困难并且规划领域过去极少关注的话题,然而5亿乡村人口的出行保障和机动化挑战,是国家乡村振兴、双碳目标、共同富裕战略无法回避的问题。

  首先,基于农村客运观察实践,提出当前存在乡村流动性受阻且事故频发,运营上财务不可持续,政府、企业、公众三方不满足、不信任博弈的出行亚健康生态。

  然后,从实现城乡分化调节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城乡空间价值转换、强化低成本和可持续的出行模式引导三个视角,阐述了农村客运在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价值。

  第三,结合浙江实践和欧美乡村交通研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治理建议:一是在供给模式上分离农村客运中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内容,一方面明确交通出行基本权,进一步强化公益性服务的支撑保障;另一方面,针对经营性内容,适当适时放开约束,引导市场充分竞争实现多元供给。二是在规划技术上,加强乡村出行需求特征结构,形成交通政策和方案制定的基石。三是在实现途径上,引入更多的灵活交通服务和需求响应方案,不拘泥于供给主体和运载工具,围绕需求特征实现精细化供给。四是通过探索客运与货邮、农村电商、乡村特色节点、村镇社区的结合,形成一个伴随成长、不断生长的开放发展路径。

  最后,呼吁共同关注乡村地域、乡村5亿人的流动性支撑,通过乡村交通的完善,推动乡村与城市的社会整合、经济缝合,文化交融。

 

      吴友奇

      深圳市北京大学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客运的价值认知和治理建议

  吴友奇作了题为《城市地铁站步行可达性无量纲指标研究》的学术报告,从乘客视角出发,使用更贴近真实状态的“多点+矢量(最远路径)”模型,提出“路径面状占比”和“路径线状占比”的无量纲指标,减少统计口径差异,形成直观的结论展示模式,提升地铁站步行可达性评价的准确性。

  我国的规划研究对于城市地铁站的步行可达性判断,习惯于从宏观视角描述为“单点+标量(服务半径)”的理论覆盖,但在地铁站运行后,出行者感知到的从出行地到车站的可达时空范围通常远小于理论覆盖。如何理性地对比和判断车站是否需要改进步行接驳能力,成为摆在车站优化设计面前的难题。他指出,以今天的计算机硬件水平和机器学习技术,完全可以搭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地铁站步行可达性的系统模型,可靠地评估地铁站辐射地区步行潜力和能力,为地铁站设计提供更精准的基础数据,通过每一个具体车站的建设优化促成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精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