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坛7
智慧城市与交通新基建的协同发展
承办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
专题论坛7嘉宾合影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士伟主持会议
为宣讲论文作者韩媛颁发证书
城市交通发展重点已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优化阶段。随着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交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智慧交通发展及其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治理已成为重要课题。
论坛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规划设计院、互联网企业等机构的8位专家进行交流分享。会议聚焦交通规划与治理、智慧交通发展、交通大模型及平台构建三大核心议题,重点研讨智慧交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在交通规划与治理中的应用实践,并得到如下主要观点和结论。
1)发展形势研判:我国城市处于“区域化、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交通在都市圈协同发展、交通枢纽竞合关系优化、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存量设施提质增效等方面亟须创新思路,探索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2)数据融合驱动发展:多源时空数据的融合与应用是智慧交通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交通领域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已在交通规划决策支持、运营管理优化、出行服务升级等多个场景实现深度运用,包括交通设施布局优化、城市体检评估、职住平衡分析、交通拥堵治理等重点领域。3)技术支撑交通数智化转型:依托物联网、大数据、AI算法、数字孪生等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推动交通数智化转型;通过整合行业数据资源、开放技术能力,实现共享、绿色、安全、高效的发展目标。4)新兴领域挑战:在低空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亟须加强安全运行保障体系研究,应对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风险挑战。
城镇化下半场交通挑战及应对策略
贺崇明 |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一级调研员
面向智慧出行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初探
杨超 |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院长
数智赋能交通与空间协同治理的实践思考
张兴凯 |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副院长
基于多元时空数据的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及应用探索
林云青 | 高德地图城市交通业务总监
以多式联运为目标的矿建材料供给设施优化布局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韩媛 |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工程师
低空交通发展与安全保障技术
刘强 |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
互联网+交通大模型:基于地图大数据的全域感知与智能决策
何蕾 | 百度地图智慧交通总经理
广州市交通规划决策支持平台构建与应用
李健行 |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科创与质量管理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