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坛5
城市交通免疫系统
承办单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专题论坛5嘉宾合影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峻屹主持会议
为宣讲论文作者魏贺颁发证书
为宣讲论文作者尉建南颁发证书
当前,城市交通系统面临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突发性风险持续增加的严峻挑战,亟须提升其抵御干扰、自我修复和健康运行的韧性能力。在此背景下,构建具备“体检-预警-防治-康复”全流程能力的城市交通免疫系统,已成为保障城市交通生命线安全畅通、推动交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
论坛汇聚来自顶尖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的8位权威专家,重点围绕城市交通免疫系统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分享了该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和示范应用经验,共同探索“交通+”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
1)理论创新方面:应构建交通免疫理论体系,引入“城市免疫学”理念,为交通系统韧性研究提供新框架。该理论强调系统具备感知、识别、防御、适应和恢复等核心能力。2)技术体系方面:需建立“体检评估-风险预警-主动防治-效能恢复”全链条技术体系,实现系统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风险精准识别与高效处置。3)融合应用方面:在交能材融合领域,重点提升交通-能源-环境系统的免疫能力,实现绿色低碳与安全韧性的协同发展;在交旅健融合领域,着力保障面向旅游与健康出行需求的交通服务链韧性;为低空经济、地下物流等新型交通形态构建免疫屏障,确保其运行安全与效率;强化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网络的抗干扰能力与快速恢复机制。4)技术支撑方面:依托城市大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交通免疫系统提供感知、决策与响应能力支撑。5)实施路径方面:应将免疫理念融入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全生命周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系统韧性,同时重点关注适老化等特殊需求。
交通免疫系统理论基础:城市免疫学及其应用
张峻屹 |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城市交通免疫系统:体检、防治与评估的技术体系构建——TranStar赋能城市交通系统免疫能力提升
王炜 |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城市物流免疫系统:智慧物流管理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
黄海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副校长
城市交通环境与能源免疫系统
于雷 |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学术院长
城市大脑与云计算赋能城市交通免疫系统构建
张磊 | 阿里云副总裁
城市免疫系统视角下交通规划思考
马小毅 |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适老化交通问题与规划设计研究——北京案例及其启示
魏贺 |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高级工程师
基于设备能耗数据的港口碳排放测算及评估
尉建南 |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